您的位置:首页 > 篮球资讯

德国小蠊幼虫(浅谈缅甸琥珀

  • 2023-05-22|
  • 作者:|
  • 来源:极速直播

缅甸琥珀昆虫及其内含物探讨(一)

许多人对琥珀和蠕虫琥珀的认识可能来自于他们年轻时阅读的文字——因此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蠕虫琥珀(植物琥珀)非常稀有,而且普遍买不起。 根据笔者的经验,缅甸每年出土的琥珀大约有几吨,所以仅缅甸每年就有上千颗琥珀也很正常。 但近年来,缅甸矿区产量极低,因此菊花琥珀极为珍贵。

如果你对昆虫学比较熟悉,对缅甸各种昆虫的出现频率(稀有程度)有更好的了解,你将有更好的机会获得有价值的藏品。

为什么选择缅甸琥珀? 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1、缅甸琥珀形成于8000万至1.5亿年前(白垩纪中晚期),包裹在其中的昆虫和植物更具有科研价值; 蠕虫琥珀比较大,完整度比较高(当然也有一些腐烂比较严重),具有很高的商业和收藏价值,目前被大大低估; 多年来,这里一直是缅甸琥珀的加工集散地。 中国人更接近一手货源,更容易获得更好看的藏品,即所谓的精品。 波罗的海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的优质产品往往被欧美玩家掌控,流向中国大陆的产品基本都是普通产品。

一般来说,昆虫琥珀的价格与琥珀的品质、大小、透明度、净度、昆虫的大小、完整性、稀有度以及市场供求等因素有关。 现在的市场没有统一的价格规格和行情,大多流传在虫琥爱好者圈子里,客观上也是一个收藏和购买的机会。 收藏和收藏昆虫琥珀,首先要对昆虫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昆虫纲旧称“六足纲”,简单说就是六足、八足的蛛形纲动物,腿多的可能是多足纲。 昆虫纲是整个动物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 昆虫约有100万种,30多个目,但仍有许多种类有待发现。 昆虫爱好者的终极梦想是找到几种科学家尚未发现的昆虫种类,也算是对科学的贡献。 要知道德国小蠊幼虫,发现者有权为发现的昆虫命名。 这并非遥不可及。 随顺认识的几位圈内高手都发现了新的昆虫品种,并发表在国外的专业杂志上。 如贾小蛇、六叶金龟等。 事不宜迟,让我们从类别开始。

1. 石蛤蜊银鱼

属于 Aptera 亚纲,以前统称为 Thysanocera,是非常古老的无翅昆虫。 体长10-20mm,触角细长,全身覆盖鳞片,触角丝状,口器外生,有咀嚼力,腹部有尖刺,尾部有2~3条尾丝。 没有变态。 大多数生活在湿地和岩石下,少数生活在室内。 这种昆虫的尾部除了有一对长长的尾巴外,还有一条中间的尾丝,故名流苏尾。 后来,有学者将文蛤列为文蛤的一个单独目。

如何区分石蛤蜊和银鱼? 根据随顺的经验,主要看背部是否拱起,其次是复眼的大小。

石蛤,身体向后拱起,眼睛大,相互紧贴,下颚有7个关节。

银鱼,身体扁平,眼睛小,彼此分开,下颌须5-6节。

在缅甸的蠕虫琥珀中,有一定的机会可以看到它们,有的是伸着的,有的是蜷缩着的。 几年前,在虫琥珀还没有大行其道的时候,就有不法(当然,也可能是真的无知)的商家把银鱼当成“虾”琥珀来卖,因为琥珀中不太可能出现海洋生物。 有钱又不太懂的小白中招了。 他以高价买下,视之为珍宝。 有点荒唐大方,流传了很久。

这两种昆虫出现在缅甸琥珀中的概率目前还不是特别清楚。 从采集实践来看,两目昆虫数量多于毛翅目,石蛤类数量略多。 两种昆虫都值得收藏。 如果保存完好,品相完好,无论是小戒指,还是较大的裸石,虫多,四位数都可以。

缅甸鰤鱼

2.蜉蝣令-蜉蝣

Ephemeroptera这个名字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一天的生命”。 蜉蝣(Ephemères)的法语名称也由此而来。 在英语中,蜉蝣一般被称为mayfly,意思是它们常在春夏之交的5月大量出现。 蜉蝣成虫的寿命很短,一般只有几小时到几天,很少超过十天。 刚蜕皮的成虫会交配,大部分雄性会在结束后立即死亡,雌性会在产卵后死亡。

德国小蠊幼虫_德国小蠊_柑橘小实蝇幼虫

自古以来,这种“短命虫”就备受关注,成为哲人哀叹、文人雅士歌颂的绝佳素材。 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寄蜉蝣于人间,沧海一粟”,感叹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类也如一只柔弱的蜉蝣。 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在《咏怀》诗中说:蜉蝣戏三朝,采修其翼。 唐·张九龄《情怀》:“蜉蝣之羽,蜉蝣(hong)有何用?” 白居易《萧韬的《前体诗十六》:“无长生不死者,四海如蜉蝣。”等,无不让人联想到蜉蝣的一生。

蜉蝣的特点是:体型中等,细长而弱。 口器退化; 复眼发达; 触手像刚毛; 翅膜质,有大的前翅和小的后翅; 腹部有一对细长的多节的尾巴和一条中间的尾丝。 幼虫是水生的,主要以小型水生动物和藻类为食。 成虫陆生,有趋光性和婚飞习性,寿命短,不觅食。 世界已知2250多种,我国已知约250种。

蜉蝣若虫

缅甸琥珀中的蜉蝣相对较少。 它们的大小差异很大。 有的有两条尾巴,有的有三条尾巴。 据说蜉蝣在抚顺琥珀中非常罕见(其实抚顺琥珀中很多昆虫都很少见,整体样本很少)。 在多米尼加和墨西哥的琥珀中,台湾琥珀大师黄义仁先生认为,蜉蝣出现的概率“不高”。

对于收藏家来说,蜉蝣应该有一件。 收集蜉蝣,最好的是金伯。 在Kimber,昆虫的双翅展开后,可以看到小小的翅膀,再加上长长的尾巴,确实让人无限遐想。 蠕虫琥珀中的蜉蝣颜色很浅。 很多商家没有那么专业,经常混在正规堆里,看不出来。 细心的玩家可以仔细观察,遇到好看的蜉蝣就会当机立断。

琥珀中的蜉蝣

3.革翅目——蠼螋(拼音:qúsōu,音:Qusou)

此目统称为蠼螋,俗称夹板、夹板或剪刀。 世界已知约1200种,中国已知70多种。 多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较少。 其特点是体型中等,体壁坚硬。 咀嚼型口器; 触角丝状,10-50 节; 复眼发达; 前翅被短覆盖,缺少翅脉,在末端截断; 后翅膜质,扇形,翅脉放射状,通常在前翅下折叠; 爪形尾巴。

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将这种昆虫的出现概率分别统计为“0.2%”和“不到0.1%”,属于稀有物种。 黄义仁先生认为,多米琥珀中的革翅目昆虫非常少见。 在抚顺琥珀中,也有这种虫的影子。 喜欢菊花、蠼螋的就买一块,或者遇到合适的,不分大小,建议收下。

缅甸昆虫琥珀-蠼螋

4. Praying Mantids - 螳螂

俗话说,琥珀三宝:蝎子、蜥蜴、螳螂/蜻蜓。 收集所有这些类型可能是许多高端玩家的梦想和不懈追求。 因为琥珀是树脂化石,体型较大的昆虫或动物很难粘在树脂上,它们会留下一些组织(爪、蜕皮、毛发等)然后挣脱。

螳螂又名刀螳螂,是一种无脊椎动物,属于肉食性昆虫。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尤其是热带地区。 世界上已知的物种有2000多种。 中国已知约147种。 无论是传说中的中华螳螂拳,还是电影《功夫熊猫》中强大的螳螂拳,我们都不陌生。

螳螂的特征如下:口器是咀嚼的; 天线是多丝的。 前胸长,前足抓地; 前翅覆翅,后翅膜质,休息时平躺在背上。 尾须1对,雄性第9网上有穗状花序1对,卵周围有卵鞘,附着于植株或壁上。 螳螂是一种不完全变态昆虫。 从春天到秋天,螳螂逐渐长大。 幼时无翅,几岁后长翅。 成虫的长度往往超过 5 厘米,这在琥珀中极为罕见。 然而,若虫仍时不时出现在琥珀中。

在缅甸琥珀中,螳螂出现的频率低于蜻蜓,尤其是成虫。 若虫也非常值得收藏。 收集螳螂要注意两点区别:一是与蟑螂的区别。 主要区别在于触手和尾须,以及前脚。 二是与螳螂区别,主要是看触须和身体比例。

螳螂头

德国小蠊_德国小蠊幼虫_柑橘小实蝇幼虫

在缅甸琥珀中,腾冲琥珀协会特约专家夏方元先生出品的螳螂琥珀,是圈内崇拜的存在。 据中科院生物研究所专家介绍,这只螳螂是一个已经灭绝的家族,前足上的刀呈细梳状,非常特别。 而且琥珀透明干净,螳螂体大完好,触角和跗骨完好无损。

昆虫琥珀-螳螂

5. Odonata——蜻蜓、豆娘

蜻蜓是一种特别古老的昆虫,主要是蜻蜓和豆娘。 豆娘的学名是“聪”。 蜻蜓的特征如下:体型中等偏大,口器具咀嚼性; 复眼发达; 刚毛状触角; 中、后胸紧密结合,前倾; 膜质翅,具翅痣; 纤细的腹部;

幼虫有咀嚼式口器和很长的下唇,可以伸展和伸展以捕捉猎物。 可折叠盖于头部腹面,称“面罩”; 它通过直肠或尾鳃呼吸。 蜻蜓幼虫生活在水中,又名柴。

豆娘

蜻蜓幼虫

蜻蜓和豆娘在琥珀中是非常罕见的,在多姆伯中是这样,在缅甸琥珀中也是如此。 在缅甸琥珀中,这个顺序的昆虫远远少于蝎子、羽毛等。在缅甸琥珀中,很多商家都说琥珀是蜻蜓,基本上就是豆娘。 很多豆娘琥珀都是不完整的,有的没有翅膀,有的没有腹部,有的没有头部。 豆娘的种类也很多,大部分都是小型的普通豆娘。 还有一种叫“黑草”的,比较少见。 区分蜻蜓和豆娘,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眼距:蜻蜓的复眼大多是连在一起的,或者只隔一小段距离; 豆娘的眼睛相距相当远,形状像哑铃。

2. 翅形:蜻蜓目蜻蜓的前后翅形状和大小差异很大; 属于同翅目亚目的豆娘前后翅的形状和大小相似,差别不大。

3、腹部的形状:蜻蜓的腹部比较平坦,比较厚实; 豆娘的腹部比较薄,呈圆棒状。

4. 胸部:蜻蜓的胸部肌肉更发达、更结实、更宽阔,而豆娘的胸部更窄。

至于章鱼的采集,如果预算不够,可以暂时忽略,或者注意寻找蜻蜓的幼虫。 如果您没有完整的一套,请考虑收集一个包含眼睛和身体部位的。 没有金琥珀,也可以考虑棕红琥珀。 这种比较大、比较显眼的虫子,在缅甸人里,会被专门的采摘者挑出来。 发现错误的机会很少。 捡到虫子一定要慎重,谨防手工艺品或高科技。

缅甸琥珀——豆娘

6、Blattata——蟑螂、白蚁、蟑螂(俗称小强)在人的生活中名声不好,尤其是很多女生谈小强的时候。 事实上,蟑螂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 根据化石证据,地球上出现原始蟑螂是在距今约4亿年前的志留纪时期,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 亿万年来它的外貌没有太大变化,身体扁平,呈黑褐色。 体型中等至大型,宽而扁平,有咀嚼式口器; 丝状触角; 复眼发育良好或无复眼; 发达的前胸,覆盖头部; 它有尾巴,腿上有刺。 此外,还有一种叫地鳖甲的鳖甲,中医称为土元,是市场上供不应求的中药材。 大鲵约有60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缅甸蛹常见于蠊科和蠊科。 2007年起,等翅目白蚁也成为小蠊目白蚁科,等翅目被废除。

据美国科学家估计,缅甸琥珀中出现此类昆虫的概率为2%德国小蠊幼虫,英国为5%。 事实上,最近市场上的利率可能比这个高一点。 看蟑螂,主要看腿上有没有刺。

德国小蠊幼虫_柑橘小实蝇幼虫_德国小蠊

据资深专家介绍,有两种蟑螂并不常见,值得认真收藏。 一个没有翅膀,像地龟; 另一个脑袋小,嘴巴细长,翅膀长长的,从侧面看有点像螳螂。 另外,一些缅甸琥珀可以很清楚地保持原本的颜色,也很值得收藏。

缅甸蛹中的各种蟑螂:

缅甸蛹-蟑螂

缅甸蛹-蟑螂

(待续)

缅甸昆虫琥珀鉴赏

【资讯关键词】: 琥珀 昆虫 缅甸 蜻蜓 螳螂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