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篮球资讯

98年法国免除巴西三十亿美元外债(被视为经济奇迹,却迎来了12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 巴西为何越混越差?

  • 2023-11-04|
  • 作者:|
  • 来源:极速直播

本文为“金十数据”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违反者将被起诉。

受疫情影响,巴西经济再次敲响警钟。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巴西2020年GDP增​​速从-5.3%下调至-9.1%,这可能是巴西120年来面临的最严重经济衰退。 巴西也对该国财政状况表示悲观,预计今年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将超过100%,财政赤字将占GDP的15%以上。

然而,这对于巴西来说可能已经司空见惯了。 要知道,巴西除了以出口大豆、铁矿石闻名外,过去还因为巨额债务问题和经济衰退风险而频频登上国际新闻。 2019年,该国经济仅增长1.1%,连续两年放缓。 经济衰退即将来临。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目前陷入困境的巴西,曾经被国际社会认为是下一个世界经济强国。 作为远离两次世界大战的净土,巴西在1930年代开始走向工业化,大力扶持本国工业的发展,实现了当时举世瞩目的“巴西奇迹”——1968年至1973年巴西经济取得10%以上的快速增长。 1980年,巴西的人均收入高于当时的亚洲四小龙。

当时,许多巴西人相信,到本世纪末,巴西将成为世界强国。 当时,出现了《巴西:军事强国》《巴西,世纪末五强之一》等一大批出版物。 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巴西经济陷入危机并陷入停滞。 货币危机、通货膨胀、经济放缓等问题时不时就会出现。 那么巴西为何陷入如此困境呢? 巴西经济还有未来吗?

1.巴西工业化的崛起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巴西后,巴西进入了长达322年的葡萄牙殖民时期。 整个时期,巴西的经济都被葡萄牙垄断,这决定了巴西的生产活动取决于国际市场的需求。 巴西经济先后迎来木材、糖、金矿、棉花、咖啡等大宗商品出口繁荣期。 葡萄牙从中赚了很多钱。

持续的经济生产活动对巴西早期城市和工商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许多地主、贵族和农民涌入城市生活。 由此开启了巴西的城市化进程。 里约热内卢一度成为当时南美洲最热闹的大城市。 这使得葡萄牙王室开始觊觎这片土地。

1822年9月7日,留在当地的佩德罗亲王宣布,将抛开葡萄牙的统治,建立巴西帝国,这标志着巴西的正式成立。 然而,个人统治最终未能阻止民族独立的浪潮。 随着民族和民族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1889年11月15日,被推翻的巴西帝国宣告结束,同时巴西共和国悄然崛起。

几乎与此同时,巴西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加速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西工业产值翻了一番; 到1920年,巴西已有工业企业13万家,铁路运营里程2.7万公里; 即使在全球经济萧条和“二战”期间,巴西工业产能仍然大幅增长。 1933年至1940年间,巴西的工业产值增长了44%。 随后,巴西还将石油、钢铁等主要行业的大公司收归国有。

法国减免巴西国债谣言_巴西欠外债_98年法国免除巴西三十亿美元外债

借鉴欧美国家通过工业化成为世界强国的经验,巴西的理念不言而喻,这也深深植根于巴西的社会发展思维中。 从1930年到1980年的半个世纪里,许多巴西官僚相信工业化是解决国家所有发展问题的关键,工业化可以消除贫困、不平等、对抗和外国依赖。

随着发展民族工业思想的进一步兴起,巴西工业化在政策助力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964年,巴西宣布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 其核心思想是支持民族工业,实行严格的保护主义政策和外汇管制,限制外国消费品的进口。 同时,巴西还主张扩大国内市场和消费,吸引外资保护本国产业。

在政策支持下98年法国免除巴西三十亿美元外债,到1970年底,巴西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基础工业门类门类齐全。 其工业产值位居世界前十,巴西制造的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一度超过50%。 著名的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也是在这一时期成立的。 工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巴西经济的快速发展。 1968年至1973年,巴西经济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 1979年,巴西人均GDP高达1901美元,高于韩国(1773美元)。

2、巴西经济陷入“发展魔咒”

正当巴西以为自己距离成为工业强国越来越近时,潜在债务危机的爆发打乱了巴西经济崛起的步伐。 由于债务危机的爆发,巴西GDP增速从1980年的9.1%骤降到1981年的-4.4%。随后,巴西经济进入滞胀状态,通货膨胀率逐年飙升。 1988年至1994年年平均通货膨胀率为1252.2%,1993年达到历史最高点2557%。

巴西经济陷入滞胀,与巴西工业发展初期盲目追求经济扩张、不遵守货币和财政纪律以及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有关。

(一)巴西借钱发展经济

20世纪70年代,中东爆发两次石油危机,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原油供应短缺。 这造成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衰退,也影响了巴西经济。 然而,巴西不希望看到经济放缓。 1974年,巴西第二次国家发展计划将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10%。 为此,巴西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不断增加社会支出,同时也背负了高额债务。

当时国际借款利率较低,促使巴西借入大量外债并扩大公共支出。 1976年,巴西经济增长大幅反弹至9.7%,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 然而,第二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再次冲击世界经济,导致巴西出口大幅下滑。 巴西队的老把戏又上演了。 1979年至1982年,巴西持续大举举债,三年内新增外债1000亿美元。

同一时期,拉丁美洲许多经济体在经济衰退期间疯狂举债。 1982年,墨西哥率先宣布债务违约,彻底引爆了整个拉美地区的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重创了巴西经济。

(2)全球美元回流

巴西等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也是美国造成的。 为了应对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美国从1979年开始大幅提高联邦基金基准利率,三倍将平均利率从6.25%提高到24%,以吸引外资。 这一举措导致大量世界美元回流美国。 之后,国际美元流动性收紧,巴西受到严重影响,国内资金大量转移至美国。 借贷难度和成本大幅上升,加速巴西债务危机,“经济奇迹”就此终结。

为了摆脱经济滞胀,巴西自20世纪90年代起走上了新自由主义道路,与世界经济接轨。 巴西大幅削减财政预算,提高金融利率,并发行新货币雷亚尔,以稳定公众信心和币值。 与此同时,巴西正在对大型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以吸引国际资本进入巴西,例如将铁矿石巨头淡水河谷、巴西电信等大型企业出售给跨国资本。 在巴西努力下,高通胀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实现持续增长。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 1998年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巴西爆发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再次发生,出现了货币危机。 1999年1月12日至21日的9天内,实际汇率下跌超过23%,资本大量外流,巴西经济再次受到打击,呈现放缓趋势。

进入21世纪后,巴西经济发展也经历了坎坷。 2010年,巴西GDP增速逐渐恢复至7.5%的最高水平,随后大幅下滑,2015年和2016年大幅萎缩,后期虽然摆脱了衰退,但增速徘徊在1%的低位。 正如开头提到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预测,2020年巴西可能会经历12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对于巴西当前的经济发展,国际学者普遍认为巴西已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即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经济增长停滞甚至下降,无法向高收入国家跃进。 值得注意的是,在巴西深陷困境的同时,几乎同时经济腾飞的韩国却成功成为高收入国家。 那么,巴西经济发展到底遇到了哪些深层次问题呢?

三、阻碍巴西崛起的“三大障碍”

(一)经济战略失误屡犯

巴西欠外债_98年法国免除巴西三十亿美元外债_法国减免巴西国债谣言

历史上,巴西多次制定错误的经济发展战略,影响了巴西的长远发展。 为了培育民族工业,巴西采取了多项政策,其中包括进口替代。 虽然这帮助巴西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但与外部市场的隔绝导致巴西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出口不佳。 与此同时,巴西仍需要从国外进口高端产品。 这意味着,一旦国际经济环境不佳,巴西经常项目赤字将变得严重,给该国货币和金融带来隐患。

两次石油危机期间,巴西为了强力维持经济快速发展,不顾现状大量举债,导致该国出现债务危机,对经济造成巨大伤害。 面对偿还债务的压力,巴西过快地放弃了此前的产业保护政策,盲目推行新自由主义,放开市场,将国有企业拱手让给他人。 这不仅导致优质资产大量流失,而且跨国资本对国家发展政策产生长期影响。 影响。

(二)经济加速“去工业化”

“去工业化”是制约巴西经济长期发展的最大负面因素。 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巴西出现了“去工业化”的奇观。 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世纪80年代,巴西制造业产值占GDP总量的30%以上。 直到1995年98年法国免除巴西三十亿美元外债,巴西制造业产值已经下降到不足20%。

1995年以来,巴西基本连续废除产业政策,导致“去工业化”更加严重。 2012年,巴西制造业产值仅占其GDP总量的13%。 与此同时,巴西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大幅提升,2017年达到72.8%,高于德国(68%)、日本(68%)等发达国家。

由于“去工业化”,巴西出口业越来越依赖资源出口和初级加工产品。 目前,巴西初级产品出口占全部商品出口的近三分之二。 此前,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巴西经济因大宗商品大量出口而获得快速发展,但这也为巴西埋下了隐患。 巴西的出口收入随时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

巴西只能被动接受这种外部影响,因为大宗商品价格受跨国资本控制,巴西缺乏足够的议价能力。 可以说,巴西完全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 最终的结果是巴西经济增长明显陷入停滞,随时有起有落。

(三)陷入“高福利病”

高福利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使巴西财政不堪重负,抑制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目前,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涵盖免费医疗、免费教育、救济基金和养老金。 巴西人民享受发达国家的待遇。 数据显示,早在1995年,巴西的社会保障支出就高达社会总支出的50%,占国内GDP的11%。 巴西历届政府为了争取民意支持,承诺向民众提供福利,导致福利支出的财政负担日益沉重。

目前,巴西的养老金相当于巴西平均税后工资收入的97%,远高于OECD国家69%的水平。 与此同时,巴西工资也逐年上涨。 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至2016年,巴西实际工资水平增长了30%,但劳动生产率却没有提高。 在此背景下,巴西债务水平越来越高,预计今年占GDP的100%以上,相当于提前大幅透支了未来财富。 一旦经济再次出现问题,巴西债务危机将不可避免。

回顾巴西的发展历史,巴西经济增长处于痉挛状态,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无论是把握战略方向,还是解决深层次问题,巴西显然都没有做好。 如果巴西想要打破这样的周期性规律,深入的改革可能是唯一的出路,而不是在出现困难时采取紧急措施,比如短期的财政纪律。 不难预见,疫情将为巴西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未来巴西想要打破这样的“发展魔咒”恐怕会更加困难。

回顶部